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,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。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。为创新提升服务贸易,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,加快建设贸易强国,经国务院同意,现提出以下意见。
2024年上半年,中国居民“提前还房贷”的现象未见缓解,反而呈现出加剧的趋势。这一问题不仅让居民的财务压力得到缓解,也让银行面临了巨大的挑战。根据最新的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,在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第一档和第二档共计19家上市银行中,有14家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较2023年末出现减少,只有5家银行实现了增长。
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,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和个人的生活。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,金融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,但与此同时,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加。因此,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显得尤为重要。为此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、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9月联合开展了“金融教育宣传月”活动,旨在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,提高人民群众的金融知识和风险防范能力,让群众更好地“学金融、懂金融、信金融、用金融”。
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波动后,人民币在8月的最后两个交易日强势升值,展现出强劲的市场表现。根据最新数据显示,8月30日,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在盘中多次突破重要关口,先后升破7.11、7.10和7.09,最高攀升至7.0825,创下自2023年6月初以来的新高。16时30分,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于7.0881,相较于上一交易日上涨221个基点。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,不断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、人民性,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及风险防范能力,营造和谐健康金融环境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、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24年9月联合开展“金融教育宣传月”活动。
人民币升值的背后,主要是由于贸易因素的推动。2023年以来,中国的货物贸易持续保持高额顺差,但企业的结汇率却稳步下降。当前人民币汇率已经大幅升值,如果企业选择按现行汇率结汇,可能面临汇兑亏损。为了避免这种损失,企业倾向于增加结汇行为,形成了汇率升值与结汇行为的正向循环。
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和结构不仅反映了经济发展的现状,也影响着未来的经济走向。2024年二季度末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,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50.85万亿元,同比增长8.8%。
2024年8月30日晚间,国有六大银行(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)交出了2024年上半年的财务成绩单。数据显示,尽管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强劲,但五家银行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均出现了同比下降,且不良贷款余额持续走高,净息差面临持续压力。
工商银行不断完善高质量金融供给,围绕布局现代化,坚持投融资一体化发展策略,突出主责主业,统筹用好投融资总量和结构、增量和存量,更加精准有效地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。
8月30日,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代码SH:601288;HK:1288)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。今年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,农业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,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,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
中国人民银行统计,2024年二季度末,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0.85万亿元,同比增长8.8%,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.26万亿元。
上半年,建设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全力配合中央巡视,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,积极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,深入推进内涵式集约化高质量发展,高效统筹规模、结构、效益及风险,整体经营平稳有序。